2024MWC 上海:AI 成高频词,5G 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速推进

aixo 2024-06-29 13:21:56
服务器 2024-06-29 13:21:56

6月26日-6月28日召开的2024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简称上海),是全球通信行业的年度盛会和风向标。本届大会,人工智能(AI)无疑是个高频词。8万平方米的展馆内,各色AI技术展示令人眼花缭乱。同时,大会期间,通信企业纷纷抛出AI+计划,力图推动商用五年的5G技术能力再上新台阶。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主论坛上表示,要加快推进5G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大会期间,两大全球性通信组织GTI( TD-LTE )与GSMA( for )签署合作协议,拟携手全球产业推动5G-A与AI融合发展向深向实。

5G-A商用元年到来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5G网络,处于数字创新的前沿。”GSMA首席执行官洪曜庄在大会现场表示。

我国5G网络建设和行业应用成就斐然。赵志国在会场上介绍,截至2024年5月底,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总数达383.7万座,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5G用户数占全国移动通信用户数50%以上,实现了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

“中国持续推进5G规模化应用,实现5G应用案例数累计超过9.4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已实现了规模应用,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数超过1.3万个,建成了一批5G工厂,为全球制造业可持续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赵志国说。

今年,我国5G商用已经走过五周年,在向6G演进过程中,5G-A(5G增强,又称5G-)技术方兴未艾。尤其是近期5G-A的第一个标准版本3GPP Rel-18实现冻结,5G-A的商用推进成为通信产业企业谋划和本次参展的重点。

在中国移动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G-A是5G向6G过渡的关键阶段,相比于5G,5G-A有10倍的网络能力提升,比如下行万兆、上行千兆,毫秒级时延、内生智能等特征,拥有支持包括沉浸式通信、通感一体、空天地一体、确定性网络、智简轻量、通算智一体的“六边形”能力。今年2月,中国移动已经发布了5G-A商用计划,宣布将在今年年底完成国内300个城市以上的5G-A网络部署。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会开幕前的6月25日,上海移动发布5G-A商用计划,上海移动表示今年将建成14000个站点,实现主城区及重点区域全覆盖。

5G-A网络的万兆能力使得大规模的AR实时互动成为可能。在中兴通讯展台,一块大屏幕就展示了5G-A网络支持下的实时AR直播,直播画面不仅为4K高清、而且“虚实结合”,给观众极佳的观看体验。

“已经有六十多家运营商和伙伴宣布了5G-A商用元年的到来,5G-A终端也已经做好准备,今年将有三十多款手机等终端全面支持5G-A。”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大会期间公开表示,5G-A是确定性的产业路径,一方面可以保护已有投资,另一方面可以带来新的商业机会,拓宽商业边界。

数智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走在上海的展馆里,AI相关技术产品令人眼花缭乱,AI For All的logo随处可见。例如,中兴通讯展示了AI裸眼3D手机以及全球首款5G+AI裸眼3D平板电脑;联想则展示了“一横五纵”的AI基础设施产品体系,满足用户AI场景下的不同需求;三大运营商则展示了多款大模型并宣布加大对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AI相关产业的布局。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认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全面深度融合,特别是5G和5G-A助力万物高速互联互通,AI为千行百业注智提质增效,两者的结合将充分激发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乘数效应,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商业价值。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全力推动5G-A×AI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推进全球移动信息产业服务拓展和价值创造。

他表示,将积极促进5G-A和AI技术融合创新和双向赋能,实现5G-A智能化、AI泛在化。全力推进技术研发,加强5G-A、AI领域前沿技术攻关,加快构建业务敏捷化、体验个性化、运维自动化的新型网络,支撑高可靠、低时延的云边端实时在线连接、计算和决策,推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融合创新。

展会期间,GTI联席主席、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与GSMA会长Mats 共同签署GTI-GSMA 5G-A×AI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探索5G-A与AI相关领域的合作机会,推动5G-A与AI融合向深向实发展。例如,将构建开放实验室,为产学研各方提供5G-A与AI融合创新的基础环境、装置设施、行业应用场景等资源,并围绕5G-A与AI在重点领域开展新业务的研发、测试与演示等。

AI的确是运营商实现价值再造的重要抓手。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在演讲中坦言,当下,运营商有两方面困惑:一方面,第一曲线业务,也就是以联网通信为基础的传统业务趋于饱和,用户总量稳中有升,但增速明显趋缓,增量并未增收;另一方面,第二曲线业务,也就是以算网数智为代表的新兴业务,虽然增速较快,但占整体营收的比重仍然较低。

陈忠岳认为,解决方案必须是拥抱智能、向新而行。“中国联通的举措是以算网创新、数智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目标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联网通信新价值、开拓算网数智新蓝海,着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服务企业。”陈忠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