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上市一年半,盈利能力亮眼,AI 老师粉笔头助力业绩增长
上市一年半,粉笔走的越来越稳。
随着粉笔战略调整收缩线下、改善产品结构,2023年以来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改善。日前,职教巨头粉笔(02469.HK)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粉笔实现营收16.3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为2.8亿元,同比大涨240.9%,经调整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21.2%,上市以来粉笔连续三份财报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亮眼。
对于这样超预期的业绩,粉笔董事会认为,这得益于集团长期以来对技术的投入,人工智能等在线技术的应用。前不久,粉笔推出了公考行业内首个自研的垂直大模型——粉笔AI老师“粉笔头”。 据介绍,2021年2月,一位精品班辅导老师同期可以服务40人左右,目前,一位老师同期最高可服务150人,效率提升可达275%。
近年来,国家对待职业教育领域一直持鼓励态度,其中,“公考热”为相关培训机构带来了的巨大商机,但市场高度分散、集中度较低、信息不透明等行业问题仍然是玩家们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奉行“长期主义”的粉笔没有做盲目的大规模扩张,而是坚持通过技术和制度的手段不断提升效率、梳理流程。粉笔创始人、CEO张小龙在此前媒体采访中表示,在教育领域,谁能把好的内容和先进技术有机结合,就能有更多机会。粉笔将会继续努力,在做好品质基础上,平衡好产品质量和收入规模关系,始终把品质和效率放在第一位,同时持续加大对教研技术投入,尤其是AI技术的投入。
“我们坚信对于教育培训类产品,把品质做好一定会带来市场占有率和收入规模增加,这种收入才是健康可持续有口碑的收入。只要坚持做正确的事,一定会迎来品质规模利润的良性循环,以此回报各位用户和投资人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在张小龙看来,粉笔要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技+教育”的持续深耕,大模型让粉笔再次飞跃
一直以来,区别于传统公考培训机构,粉笔是个“拓荒者”。
考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透明市场,当其他机构还在单纯依赖线下业务时,粉笔就开始以线上题库、模考、专项练习等产品积累流量池、增加用户粘性,进而通过会员订阅、培训课程、图书销售等产品服务叠加,形成更为完善的产品矩阵。
凭借多年积累的口碑,成立于2015年的粉笔3年就将收入规模做到8个亿。此后,粉笔创新性的将线上线下的培训融合推出了OMO模式。这样的模式下,线上的大课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方法论;线下小班教学则可以针对性的答疑解惑,以及面试培训及刷题冲刺服务。
事实上,在2015年粉笔刚刚获得一定利润时,张小龙就拿出20%成立了内部技术团队,并在十年间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问世前,粉笔就已经有一支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算法团队。
尤其在近几年,粉笔在OMO模式的基础上叠加AI能力,提高了老师教学效率,解决了线下传统模式下师资和场地利用率低的痛点,且能满足部分学员对课堂授课形式的需求。据公布,2023年粉笔进一步完善师资制度建设,并打通线上线下师资,其整体课时使用率由86%提升至106%。
根据粉笔发布 2023 年财年业绩,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共录得营收人民币 30.2 亿元;实现毛利润 15.7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4.9%;录得经调整利润人民币 4.5 亿元,同比增长 134.1%。2023 年毛利率从 2022 年的 48.6%上涨至 52%,盈利能力稳步增强。这样的数据也进一步验证了OMO模式的成功。
不过,粉笔并未满足于此。2023年一季度,粉笔开始探索大模型和教育的结合,试图实现再次飞跃。
业内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通用大模型能力的普遍增强,垂直领域的模型没有存在的必要。但粉笔CTO陈建华有另外的见解。“基于我们独有的数据、教研的长期积累和我们对用户的深度洞察,我们的垂域模型一定可以在职教这个领域做的能比通用大模型更好的效果。”
陈建华表示,某些场景里,通用大模型的表现不及预期,比如在回答解答粉笔题库里的行测类客观题时,正确率非常低。至于模拟题命题的能力,他发现通用大模型只能做到模仿题目的形态,在题目的难度、内容和考点设置上无法满足需求。
事实上,这一点似乎也是教育行业的共识。在此之前,网易有道(NYSE:DAO)、好未来(NYSE:TAL)、作业帮、猿辅导等教企均已推出各自训练的教育大模型,在学习机、词典笔等硬件中落地。
“垂域大模型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职教考试拥有一套全面的、独特的考察体系。”陈建华认为,开发垂域大模型就意味着企业可以用更小的模型、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好的效果。
据陈建华介绍,在AI老师的开发过程中,粉笔团队也面临着意图识别、大模型幻觉等问题的挑战。但基于10年来的教研积累,粉笔借助独有的数据搭建RAG(- )系统,即检索增强生成来克服幻觉。
同时,粉笔采用分治法,加强大模型对问题的理解,将复杂的问题拆分成足够简单的任务,效果远好过于直接将复杂的任务交给模型处理。
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粉笔助教及老师提供了约5亿条对话模板,粉笔题库练习次数累计37.48亿次,用户做题量有613亿道。在此基础上,粉笔将用户意图细分为11大类、42个小类,处理超过30万条会话数据,提升AI老师处理复杂对话的能力。
追求长期价值,粉笔迈入职业教育4.0时代
哲学系出身的张小龙深受尼采、康德、叔本华这些大师的影响,尽管常常在社交媒体上语出犀利,涉及到粉笔的成长时,却时常能切中行业要害,踩中重要的发展节点。
实际上,公务员教育行业则是在近些年才进行了快速的演化。在2013年张小龙刚迈入职业教育赛道时,行业仍处于1.0时代,企业普遍采用最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存在着班型小、效率低、老师授课质量参差不齐等一系列的问题。
比起跟随教培行业其他玩家的脚步,张小龙更希望粉笔能够主导行业“新的浪潮”。
彼时互联网正对职业教育行业进行渗透,张小龙敏锐地捕捉到了线上教学的机会,并早早开始了直播教学,进入了2.0阶段。不但提升了粉笔的教学效率,降低了成本,还不断积累了学员侧的数据以更好的应用到教学当中,推出了粉笔系统班。
公职招录考试培训行业一直存在增长悖论:尽管公考热度一直高居不下,使得机构招收的学员一直有增无减,但由于公职招录考试的通过率极低且稳定,学员的通过率却不一定相应增加。
对此,张小龙与粉笔团队选择发力精品班,对学员学习加强监管,围绕学员通过率进行教师考核,限制招生规模。
同时,粉笔发现,用户需要更具针对性的产品服务,创新性的将线上线下的培训融合推出了OMO模式,基于此推出了线上精品班以及OMO精品班等产品。这类产品不仅集合了粉笔原有的可视化数据、线上一对一针对性答疑等所有的优势,还把这些优势都加持在了粉笔的教学过程中。以已上线的预测分功能为例,从用户提分效果来看,从2022年省联考行测到2024省联考行测,精品全程班用户对应提分涨幅可以达到40%。
这样的做法既优化了公司现金流健康,也保障了学员的通过率以及教师的积极性,成功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020年以来,国考整体呈现扩招趋势,实际上,下沉市场效率低,无论是开课的满班率、场地利用率,还是付费能力和意愿都较低。粉笔利用这套3.0的版本的职业教育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公职类考试热情持续高涨,一方面,公务员退休潮释放大量岗位需求,而延迟退休对此影响不大,公共部门就业增长潜力巨大。另一方面,2024年,“稳就业”依旧是主旋律之一。据信达证券分析,国考+省考招录人数稳定增长,报名人数弹性更强,2024年国考通过资格审查人数同增21.3%,实际参加考试人数同增47.7%,省考报名人数同增13.1%,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公考热情有望持续提升。
业界普遍认为,粉笔有望受益。从公告披露数据来看,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粉笔各项业务有序发展。截至2024年6月30日,粉笔平均月活跃用户为920万。据粉笔介绍,OMO模式已经在其小班课程产品中全面普及,充分整合线上线下优质教育资源,为用户提供多元的产品选择,和更具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依托坚实的用户基础和优越的产品力,粉笔业务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开发。
但目前来看,粉笔反而沉下心,更加稳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近年来,不少友商选择退出下沉市场,但粉笔并没有急于去填补。在张小龙看来,下沉市场效率低,无论是开课的满班率、场地利用率,还是付费能力和意愿都较低。
面对依旧激烈的竞争形势,粉笔选择的依旧是难而正确的长期主义,通过对AI的持续投入,推动AI应用在粉笔教研、教学、运营的各环节的融入。
陈建华透露,粉笔还在开发更加丰富的AI场景,包括今年会上线的申论AI老师,面试AI老师、事业单位和教师项目的AI老师也在筹备中。财报数据也显示,粉笔仍在增加技术投入,研发开支由2022年的1.97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2.51亿元,2024年上半年,粉笔研发开支为1.1亿元。
目前来看,粉笔在AI技术上的投入已经在业绩上得到了回报。粉笔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在线技术赋能大幅提升授课效率,2024年上半年,粉笔收入成本为7.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8.3亿元相比缩减了9.6%。尤其是培训服务相关成本,缩减了11.6%至5.8亿元。粉笔AI应用已经融入教研、教学、运营的各环节中,在面试点评、笔试辅导、客服等领域提供支持。
在坚定技术投入的基础上,粉笔始终对长期增长前景充满信心。今年5月,粉笔公布了一项回购计划,预计在2025年5月12日前不时在公开市场上购回价值总额不超过3亿港元的公司普通股。据悉,截至2024年8月9日,粉笔已回购并注销普通股5423万股,累计回购金额约2.3亿港币。
粉笔表示,预计公司的收入可以稳健增长,在维持高质量教学品质的前提下,利润率和运营效率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粉笔发展前景也获多家机构认可,天风证券、信达证券、方正证券、国泰君安等均给予粉笔“看好”“推荐”等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