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分裂」好莱坞

景云 2024-04-23 20:09:20
大模型 2024-04-23 20:09:20
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席卷整个世界时,科技巨头与早期技术使用者正想着如何更好地加速技术推广,一股「AI是否会让人们失业」焦虑感已经在慢慢弥漫。 

 

大洋彼岸外,好莱坞可能这股技术浪潮中,面对这一问题,态度最激进、冲突最明显的存在。所谓的「激进」是指,在此前好莱坞旷日持久的大罢工中,不少演员和编剧们都对人工智能展现出了担忧,而这场斗争核心就是他们希望自己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尽管罢工已经结束,但「矛盾」的另一面也已经出现。在好莱坞内部,一股新的分裂已经形成——一边是创作者们对新技术充满了恐惧与不确定性,另一边却是好莱坞的巨头们已纷纷选择拥抱AI。 

《名利场》(Vanity Fair)在近期的一篇文章里发出这样的感慨:“好莱坞即将经历类似于二十多年前音乐行业所发生的混乱。” 当不断涌现的新平台和新工具可以让普通人在客厅里创作一部如《奥本海默》一样长片时,好莱坞的工作室又该如何与之竞争? 

事实上,在创作者们恐惧「被AI夺走饭碗」,并为之做出努力和抗争时,好莱坞的巨头们早已提前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AI巨头「争夺」好莱坞

当我们谈到「好莱坞」时,宏观来看,其实是在讨论「巨头的生意」。

在过去数十年的资本博弈中,从曾经代表好莱坞黄金年代的「八大时期」,到索尼吞并哥伦比亚,亚马逊收购米高梅、迪士尼收购福克斯,AT&T收购时代华纳,一系列的变局下,如今的好莱坞已形成了迪士尼、索尼、华纳兄弟探索、派拉蒙、环球影业「五大巨头」的基本格局。 

比起编剧们对AI的恐惧,巨头们对AI的布局早就写在了日程表里。

去年早在编剧们罢工之前,迪士尼就成立了一个AI特别工作组,内部研究AI的广泛应用,用以控制制作成本。今年2月,迪士尼公布了其年度创业孵化器计划,五家入选公司中有三家是AI初创企业。而华纳兄弟探索早在2020年就曾联手Cinelytic,开发AI系统来辅助电影发行。 

另一边靠着大模型技术震惊好莱坞的「OpenAI们」也正抓紧一切机会讨好好莱坞巨头们。

今年3月底,OpenAI曾与派拉蒙、环球和华纳兄弟探索等高管见面,推广展示其Sora模型,并已经向一些大牌演员和导演授予了Sora的访问权限,据参与该会议的人士透露,OpenAI明确请求工作室的高管们帮助其推广Sora。 

同样是「文生视频」领域「当红辣子鸡」的Runway,其技术早已介入《瞬息全宇宙》等好莱坞大片中。Runway此前曾报告称,其第二代文生视频模型Gen-2相关服务的用户数量已达数百万,这之中就包括了一批制作和动画工作室的专业人士。 

好莱坞巨头们之所以对AI明星公司采取如此积极的态度,背后与其自身的困境离不开关系。

罢工只是好莱坞当下困境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好莱坞巨头们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2023财年,华纳兄弟探索的工作室业务总收入同比减少12%,派拉蒙电影娱乐业务的收入则同比减少20%,这背后表面是受「罢工余波」影响,但深层原因则是——好莱坞的内容似乎越来越不被观众们买账。

从北美票房收入的历史成绩单来看,尽管2023年的90亿美元是近三年来最好的成绩,但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北美票房收入一直稳定在100亿美元上下。而那些真正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已不再是曾经的超级英雄,而是《芭比》和《奥本海默》,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迪士尼被夺走票房霸主的原因所在。 

索尼影业主席兼CEO汤姆·罗斯曼就曾表示,罢工之后,好莱坞所面临的挑战甚至更加严峻:“制作具有强烈文化期待和可看性更高的影片。如果能达到这样的高标准,就会成功;否则,就完蛋。” 

更重要的是,电影制作成本也越来越高。据《名利场》统计,不包括营销成本,电视节目的预算每集就在600万美元到2500万美元之间,而大多数主流电影的制作成本更是高达1亿至2.5亿美元。

票房不及预期下,成本又急剧攀高,好莱坞巨头们更加看重投入产出比,在成本控制上会更加小心翼翼。 回归之后的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曾在电话会议中明确将 AI称为一种颠覆性技术,并承认AI有能力为迪士尼「创造效率」。此前,迪士尼股东还呼吁迪士尼应尽快推出AI战略,因为「股价有望翻倍增长」。 

因此,某种程度上,AI技术其实在好莱坞一直存在,好莱坞巨头们也一直都在积极布局。只不过,行业的不景气叠加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能力的发展大大超出了预期,两重原因下,进一步放大了好莱坞的技术焦虑。

分裂的「创作者内部」

在巨头们的宏观生意之外,将视角落于好莱坞创作者的内部,在对AI的态度上,其实也早已出现了明显的分裂。 

在一场关于创作者的峰会上,正在出现这样的景象。有些好莱坞的编剧们想要讨论和计划他们如何使用AI撰写大纲的过程,但因为被编剧工会的领导发现,而退出了峰会。 

这是好莱坞的真实景象:一部分创作者真正积极接纳AI,甚至参与AI创业,还有一部分创作者依旧对AI技术持怀疑态度。

《火星救援》作者安迪·威尔,他既是一名科幻作家,同样也是一名编剧,在他看来,人工智能能够写出比人类更好的故事,他甚至预言:“在我的生命结束之前,我的职业实际上将会消失。”洛杉矶电影制片人Paul Trillo在试用Sora之后表示:“对它的更多实验性用例感到兴奋。”他认为,制作人可以通过Sora开始生产更多产品。 

身兼数职的好莱坞知名电影人泰勒·佩里在看到OpenAI的Sora后,选择立即暂停8亿美元的工作室扩建,他也在决定在两部即将公布的电影中选择使用AI。 

还有的创作者其实早就直接进入了AI创业大军。比如《头号玩家》主演泰尔·谢里丹参与创立的AI初创企业Wonder Dynamics,这家初创公司的产品Wonder Studio主攻CG动画特效,据了解,目前这一工具已应用在电影制作中。 

但上述技术的早期使用者,或者说是好莱坞创作者群体中的头部,他们的态度并不能代表所有人。

演员、编剧们所担心的其实并不是AI技术本身,而是AI技术快速发展下,一些「未被看到、未被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版权。 多年以来,好莱坞一直在扫描群演的身体,并将其数字化用于电影制作,以实现大规模创建逼真的数字人物。一些群演和头部演员担心他们的形象、肖像、声音等被技术被滥用。 

此外,在电影智能制作过程中,同样设计大量数据和素材,那么其原创性和独创性又该如何界定?从技术上调查取证也十分困难。不久前,欧洲编剧联合会(FSE)和国际编剧协会(IAWG)的成员就通过了一项联合决议,呼吁应「道德使用」人工智能,不利用作家或其作品。该决议中明确提到,只有人类作家,而不是人工智能模型,才能获得原创作品的版权。

其次,恶性的竞争。 好莱坞底层的打工人们更关注是稳定的生存状态。WGA(美国编剧工会)指出,过去10年,编剧薪酬中位数下降了4%,为23%(考虑通胀因素调整后),但拿着最低标准每周或每集标准收入的编剧比例却在上升,能分的蛋糕越来越少。 

而当更多工作室利用AI降本增效,可能会导致不良的价格竞争,因为资本总是趋利的,工会想要为创作者争取更多的利益,资本则想压价,AI成了助燃剂,所带来的可能是整个好莱坞创作生态的恶化。 

好莱坞的隐喻:被放大的「技术鸿沟」

一面是积极拥抱技术,另一面则是分裂的现状,好莱坞的危机是当下AI技术飞奔下的一个「隐喻」——在科技巨头都在宣扬技术红利时,如何跨越「技术鸿沟」这一问题,被人们所忽略了。

如果你了解好莱坞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好莱坞的每一次变动都与技术息息相关。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制片厂到电视技术,再从流媒体的侵入,过去的数十年,新技术旧技术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对好莱坞进行了拉扯、推动和打击,但好莱坞依旧向前。 

但如今,情况发生改变,如今真正使其产生分裂的,表面是一个尚处于早期推广阶段的先进技术,但实际上其实是被忽视的「技术鸿沟」。科技巨头们忙着合纵连横,扩充生态,电影巨头们忙着寻找生存之计,挽救业绩表现。 

唯一忽略的是,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的需求,制定跨越鸿沟的策略,而非只是沉浸在对科技的幻想中。 

从这一点来说,好莱坞如今的矛盾也给人更多的启示,一项高科技从小众到大众,技术固然关键,但如何弥合技术鸿沟,需要解决更多眼前现实问题。

参考资料: 

1、Vanity Fair:How AI Could Disrupt Hollywood 

2、The information:While Hollywood Writers Fret About AI, Visual Effects Workers Welcome It 

3、硅谷101:好莱坞演员编剧工会相继罢工:AI冲击波与从业者们的生存危机 

4、毒眸:AI翻了好莱坞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