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携手陆川举办西野首映,探讨 AI PC 赋能创作者经济

aixo 2024-06-22 10:52:02
大模型 2024-06-22 10:52:02

当大众还在焦虑AI是否会取代自己时,导演陆川已经开始用AI PC制作电影了。

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联想集团携手陆川拍摄的纪录片《西野》首映发布。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纪录片《西野》首映发布暨AI PC赋能创作者经济研讨会”,这不止是一场关于探索科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结合的观影,也是一次关于AI PC赋能创作者经济的热议。

除陆川导演外,研讨会还吸引了 Labs未来实验室首席专家胡延平、未尽研究创办人(前第一财经CEO、前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联想智能设备集团消费业务产品规划总经理何川、爱范儿首席内容官何宗丞等重磅嘉宾。策展人、影评人沙丹、剧情视频自媒体闪电制片厂、数码视频自媒体影视飓风、自然科普作家花蚀等不同领域优秀创作者们同样被吸引而来,全场数十位创作者热议了创作者经济及如何利用AI PC能够实现更多可能。

两个月前,联想创新科技大会,陆川导演与联想集团宣布联合建立联想猿创AI影像实验室,纪录片《西野》是联合实验室的首部作品。

陆川在研讨会中强调了AI PC对电影创作、人文行业的颠覆性意义,他表示:“AI PC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要讨论的话题,因为它已经要全面进入创意中,很有幸在联想AI PC还没有公之于众时,提前看到了它的强大性能和安全性,让你随身携带,能在本地部署,并保持整个(数据)资产的保密性等等。实际上,AI和AI PC是一个知识平权的过程,能够让年轻创作者跨越门槛,快速让创意视觉化。同时,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又通过AI能够快速地把创作链条缩短并深化、强化,整个(工作流程)会随之彻底地改变。”

AI_ai绘画_ai志愿助手

专家热议AI PC赋能创作者经济

曾经,创作者特指那些在媒体或社交媒体上以图文、音频、视频、直播等形式制作内容并获取收入内容创作者,但随着AI引领的内容创作领域的颠覆性变革,创作者边界得以拓宽。如今,创作者已是包含电影、音乐、设计、绘画、雕塑等领域艺术创作者、基础及应用科学的科研创作者、程序开发与应用的程序创作者,乃至每个能够释放个体创造力的普通人。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AI PC正在让AI 普惠成为现实。

“智客”,胡延平用了一个无比形象的词形容创作者。“AI催生创作者经济加速到来,像陆川这样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的电影人、音乐人和程序员,被赋予一个全新的身份——“智客”()。”胡延平特别指出,智客群体为中国发展带来新活力。

无论是智客还是创作者,面对AI催动内容制作模式的升级,都需要一个更好的工具。

那么,谁是AI第一创作工具?周健工有自己的研究和看法:AI PC是AI时代创作者的第一终端,也让每个用户都自然地成为生活中的创作者。另一项研究也佐证了周健工的看法,艾瑞的《互联网创作者经济白皮书》指出,79%创作者更青睐PC进行内容创作。

目前来看,手机这样的AI终端还是丝毫撼动不了PC的地位,兼顾高性能与便携性独特优势的PC仍是创作者们的首选。

对此,创作者平台怎么看?创作者兼具创作者平台管理者的爱范儿首席内容官何宗丞,则基于对智能设备和创作者两个角度的了解,分享了“AI PC+创作者”的情况。他表示,AI PC为内容创作领域带来最大的变化,是让过去需要多个专业领域协作的复杂性工作,现在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但随着标准化的公约逐渐被打破,PC 会从一个大众化的工具箱,转变成一个更加私人的外脑,它本地算力会更加偏向解决一些个性化的东西,你的文笔、你的思维逻辑、你的审美偏好,甚至价值观的东西。

“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是超级个体,而AI PC是未来每个人不可或缺的CP,超级个体基于强智能AI设备进行各种各样的创新创造创作活动。”何川表示,基于AI for All,让世界充满AI的愿景,联想正在实现AI技术创新,让更先进的AI设备及解决方案走进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一方面AI应用不断加速落地,另一方面,AI PC这类拥有更强大处理能力和更好视觉、操作体验的创作工具不断完善和成熟,两者驱动的创作者经济成为现象级热点,既是科技现象、文化现象,也是经济现象。创作者经济开始搅热产业市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活力。被强智能重新定义的创作者经济,涉及数千万人、上万亿产值,是不可忽视的新增长极。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