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浪潮席卷,中国研究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与地位如何?

aixo 2024-07-04 13:30:42
大模型 2024-07-04 13:30:42

AI 浪潮已经席卷而来,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网购联系客服,对面接起电话的大概率是 AI 客服,高考结束填志愿也有“AI 助手”协助择校,甚至还能用 AI 来让照片里的人动起来,让“麻瓜”们也能享受一把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世界。

AI 浪潮的背后,是那些潜心“造轮子”的研究开发者们,不断探索新的算法和技术,为应用层面不断蓄力。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研究者们为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在行业内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澎湃新闻通过综合分析乔治城大学数据库 ETO、斯坦福 AI 指数报告、清华大学 开放平台等多方信源,根据 ETO 收录的近五年内全球约 278 万篇 AI 相关论文数据,观察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作者、机构和产研的活跃程度。

不仅论文数第一,论文被引次数也提高了

论勤奋高产,当属中国的 AI 研究者们。从发表的论文数量来看,中国作者的 AI 论文数在过去五年中位居全球第一,而且每篇论文的年均引用次数也跻身全球前列。“虽然中国机构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但论文质量并不高”这样的刻板印象,是时候被打破了。

过去五年,全球 AI 论文的 top10 研究机构中有 9 个来自中国。其中,中国科学院更是稳坐第一的宝座。

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专利方面也占据主导地位。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4 年 AI 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在 2013 年首次超过美国。从 2013 年开始,每年授予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大幅增长。 2022 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比达 61.1% ,远超美国的 20.9%。

在论文数量上占据第一的同时,质量上也一点没松懈。在引用次数最多的 10 篇论文中, 8 篇都有中国作者,其中 4 篇一作是中国作者。

根据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人工智能最热门的领域中,中国在一半以上的研究领域领先美国。

中美两国在 AI 研究方面各有侧重,在不同细分赛道上引领行业发展。美国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占据优势,而中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更占上风。在近年来大模型的研究中,美国依然保持着领先优势。斯坦福大学《2024 年 AI 指数报告》显示,61个著名的人工智能模型来自美国机构,远超欧盟的21个和中国的15个。

中国越来越注重顶尖AI研究者的培养

各国在 AI 领域的竞争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而这场竞争的核心是对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资源——人才。

根据 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调查报告 2.0》,2019 年,原国籍为中国的顶尖 AI 研究人员占比为 29%;到 2022 年,这一比例升至 47%,中国为世界输送了大量的人工智能人才。而美国的比例则从 2019 年的 20% 略微下降至 2022 年的 18%。

近年来,这些人才们越来越愿意留在中国。在 2019 年,世界上 65%的顶尖 AI 研究人员都在美国工作,以压倒性的优势领先于其他国家。然而,到 2022 年,这一比例下降至 57%。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迎头赶上,以惊人的增长速度吸纳着顶级的研究者们。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在上海召开,吸引了科技圈各大“顶流”公司企业参展。未来,我们需要更多顶尖人才的回流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国才能在全球AI产业的发展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引领未来科技的发展潮流。

数据说明:

1. 乔治城大学 ETO 数据库收录了全球超过 2.6 亿篇学术文章,通过算法对文章之间的引用链接进行分析,组织分类为 8.5 万多个聚类。在以“ ”作为学科关键词进行筛选后,获得约 278 万篇论文。

2. 《The AI 2.0》中的数据来源是 2022上接收的论文作者的样本数据。通过、个人网站和其他公开来源来判断作者的原国籍、本科学校所在地、研究生学校所在地以及当前隶属关系总部所在的国家。

参考资料:

1. 乔治城大学 数据库-

2. 清华大学开放数据平台-

3. AXIOS-《: the AI boom》

4. -《The AI 2.0》

5. 斯坦福大学-《2023年AI指数报告》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