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上半年预亏,大模型研发投入超 6.5 亿致股价下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 上海报道
7月6日,科大讯飞(.SZ)发布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预计亏损4.6亿元~3.8亿元。同比-725.24 %~-616.50 %。今日开盘科大讯飞股价一路走低,一度跌超6%。
科大讯飞解释称,亏损主要原因是其上半年在大模型研发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可控、大模型产业落地拓展等方面,新增投入超过6.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与其去年全年归母净利持平。
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认知智能相关技术和产品。
自2022年推出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始成为新一代研究范式,相关产业公司不断加大投入参与市场角逐。
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国家队”,科大讯飞长期以来在研发上都保持两位数以上同比增长的投入。2023年其全年研发支出更是高达38.37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仅6.57亿元。
如此规模的研发支出,很大程度是因为大模型的打造要求对高算力平台的巨额硬件投入。去年10月24日,科大讯飞携手华为,宣布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正式启用。
研发下重注,能否形成竞争优势?从股价表现来看,市场似乎并不十分买单。
6月27日,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V4.0,底座能力上全面对标出品的GPT-4 Turbo,在国际知名的 、、GPQA 等 10 项英文评测和C-Eval、CMMLU 等 2 项中文评测中,8 项超过GPT-。
同时,科大讯飞在此基础上发布了面向教育、医疗、汽车和企业智能体等多款软硬件产品,加快大模型的应用落地。比如在汽车领域,除了奇瑞、蔚来、广汽、一汽等国产品牌外,科大讯飞也在与大众等国际品牌加强合作,今年 3月13日发布了首款搭载星火大模型的车型“ID.UNYX”。
不过当前国内市场大模型厂家众多,竞争十分激烈,就C端用户访问量而言,科大讯飞并不占优势。.ai发布6月榜单数据显示,国产大模型产品Kimi智能助手、文心一言等持续领先。
此外,科大讯飞表示,影响其净利因素还有去年上半年其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纪等金融资产取得投资收益较大,而今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相对于去年同期减少约1.4 亿元;其他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约 1.2 亿元;计提坏账准备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亿元。
科大讯飞强调,其应收账款主要来源于政府、金融机构及运营商大中型企业等优质客户,客户质量较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历年来坏账实际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