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算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健全现代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

aixo 2024-08-05 18:47:43
算力 2024-08-05 18:47:4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数字经济的发展之所以能够推动生产力变革创新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因为引入了数据这一关键性新质生产要素来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进而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拓宽了生产可能性边界。而在这一过程中,算力是推动数据要素转化成为优质生产要素、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因此,要站在改革和全局的高度上,深入理解算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健全现代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数据要素转化为先进生产要素并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从而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算力是数字经济扩大再生产的核心

算力负责将数据要素转化为先进生产要素,提供数字经济所需的生产资料,是数字经济扩大再生产的核心。尽管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中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海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在生成之后并不会立刻自动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而是需要经过收集、清洗、传输、存储、分析、检索、挖掘、建模、应用等一系列加工处理,才能变为可以被人们在数字场景下使用的信息、知识乃至智能。这种加工处理的微观实质是算力设备的二进制运算。因此,算力是人类在数字经济时代生产过程中运用数据生产要素的抓手。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根据产品最终用途的不同,将社会生产各部门划分为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利用这一分析框架考察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中数据要素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微观机制,同样可将数字经济分为两个部类。数字经济第Ⅰ部类负责生产“生产资料”,即依托算力对原材料性质的数据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可供后续生产环节使用的优质生产要素,因此算力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于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经过算力处理后的数据,被输送至数字经济其他部门的生产过程,而不会直接用于满足实体经济或社会主体的消费需求。数字经济第Ⅱ部类则负责生产“消费资料”,即依托经过第Ⅰ部类加工过的数据要素这一生产资料,生产出数字场景、数字应用、数字服务等一系列“消费品”,用于满足居民、企业、政府或其他主体的数字消费需求。而各类主体在各种生产活动或日常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数据,这些数据与第Ⅱ部类产生的数据一起,又成为第Ⅰ部类的原材料,形成数字经济再生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算力承担着转化数据生产要素、支撑数字经济扩大再生产的重要作用,不仅直接决定数据要素的可用规模,更最终决定数字经济生产规模扩张的能力,类似于重工业在经济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

因此,供给充足、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算力,对于用好数据这一关键新生产要素、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进而加快催生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这就需要建立适度超前建设算力基础设施的评估机制,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服务。只有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良好、算力供给充分且稳定,数字经济才能高效地促进数据这一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算力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与普及的基础

算力是推动新技术基础设施发展和数字技术创新的关键支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与普及的基础。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本形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幅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高了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转化效率。但一切能够推动数字经济扩大再生产的数字技术,必然首先要与算力结合才能在数字经济生产资料领域展开,从而引领量的合理增长、为数字经济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作为广袤虚拟空间在现实世界的物理载体,算力基础设施为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第五代通信技术(5G)、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根据工信部《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2022年我国计算设备总算力达(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秒)、占全球份额比重33%,其中AI服务器智能算力达178.、占全球份额比重约40%,有力地支持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以及短视频等新兴互联网应用领域急剧上升的大规模计算需求。而从算力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其他部门的产业联动关系来看,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智技术,本质上是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中间品,也就是数字应用、服务、场景等“消费品”的中间投入品。

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其生产过程日趋复杂化、所运用的数智技术也逐渐多元化,延展出更多中间品生产环节,并通过各环节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和各环节之间的分工深化,提高了最终的数字产品质量和数字服务效率。因此,算力基础设施不仅为新技术提供了直接的算力支撑,更通过支撑数字生产内部分工深化间接促进了数字技术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这就需要以算力为枢纽,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并以此为基础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进而依托新技术来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

算力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前提

算力对未来经济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战略性影响。随着数字经济进入算力时代,实体经济对算力的需求正随着人工智能、智慧电网、分布式生产、无人驾驶汽车等数据密集型技术激发的产业变革而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工业的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变革与转型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产品设计定制、生产优化、能源调度、质量监测控制、供应链管理等各环节各流程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持续加速,算力发展对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与数实融合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

不仅如此,社会经济生产中对算力产业产生需求的领域、业态、场景也不断增加,如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加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需要更多的算力来支持在线服务、数据处理、内容分发等业务;金融科技如高频交易、风险管理、数据分析等领域对高性能计算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强;医疗影像处理、基因测序、药物研发等领域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实时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算力需求;远程教育、休闲娱乐以及科学研究中的模拟和仿真,都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

快速增长的算力需求促使我国算力市场进入从科技需求向应用需求转变、从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的算力服务产业化提速阶段,这为数字经济赋能实体、融合实体和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就需要不断发力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来积极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者沈新凤为东北证券上海研究咨询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岳翔宇为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副教授)

公式

①荆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9(02).

②陈寒冰.数字经济时代算力网络建构的国际比较与镜鉴[J].新疆社会科学,2021(05).

③陈雨露.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理论探索[J].经济研究,2023(09).

④米加宁,李大宇,董昌其.算力驱动的新质生产力:本质特征、基础逻辑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公共管理学报,2024(02).

⑤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R].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