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国算力大会在郑州举行,多元形式展现算力创新成果
□本报记者 师喆
9月27日至29日,以“聚智向新,算领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算力大会在郑州举行。大会期间“算力中国·创新成果展示”展区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同期亮相,以多元形式展现算力政策、硬件、技术及应用创新,促进产业交流合作。
用手机拍照、上传,15秒后即可由AI生成与用户极为相似的虚拟数字形象,随着用户说话、动作,虚拟形象也呈现相应口型、动作。在华为展台,“5G新通话”互动平台吸引了不少媒体记者和参展者排队体验。
“通过这个功能,用户可以在打电话时和虚拟数字人互动,并实时实现中英文转写和翻译,让通话过程更高效有趣。”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交互触摸屏,还可满足用户订餐、订票等日常生活需要。
华为与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集团合作推出的“AI赋能智慧停车”项目,为郑州路侧智慧泊车提供了新方案。
“传统人工方案需耗费大量人力,效率不高且难以管理,高位视频准确率有限,容易被树木等遮挡。我们通过AI算法前置+后端模型训练,能够实现路侧车辆动态轨迹追踪,大大提升管理效率。”华为工作人员表示,该方案已在郑州市金水区、郑东新区进行了大规模试点应用,后续计划在郑州市其他行政区一、二类区域路段大量投入使用。
人工智能与算力的深度融合应用是算力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本次成果展示的亮点。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的丰富解决方案异彩纷呈,将为产业升级、生活焕新、经济提质提供智慧力量。
在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展台,工作人员正在向参观者介绍人工智能“黄河大模型”。
“水利工程关乎国计民生,精准预测对防洪抗旱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技术为洪水科学预警和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突破。”他介绍,研究院开发的大模型深度融合了气象、水文等多源数据,并综合考虑上游对下游的影响,显著提升了水利预测精度,将为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智慧水利建设。
利用AI大模型,开发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高效抗原设计疫苗;成功解决6G通信语义传输难题,实现智能数据压缩技术“从0到1”的突破;开发大语言模型研究甲骨文识别技术……据介绍,该研究院自今年2月成立以来,聚焦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模型及其应用,面向我省医疗、教育、科研、工业、文旅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展了多个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