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曝光大数据获客软件窃取隐私,第六个行业乱象引发关注

AI世纪 2025-03-16
算力 2025-03-16

当前数字化潮流日益明显,消费者隐私保护显得尤为关键。然而,“大数据获客软件”却对这一安全屏障构成了威胁。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该领域的第六大乱象,揭示了“大数据获客软件”非法收集消费者隐私信息的实际情况。

“精准获客”广告泛滥

近期,网络上频繁出现“精准客户获取”的广告。许多商家声称,通过使用“大数据客户获取工具”,可以精确掌握目标客户的消费习惯和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此类广告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商家,促使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客户来源。然而,这一过程中,消费者的隐私权正遭受越来越大的威胁。

广告内容普遍存在夸大事实的情况,导致商家误信该软件能轻松拓展业务范围。但商家并未察觉到软件中潜藏的违法隐患及可能对消费者权益带来的伤害。在此背景下,云企智能、绿信科技等企业纷纷大力推广此类软件。

云企智能非法抓取

云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对其客户获取软件进行了深入讲解。该软件具备将商家关键词作为标签的功能,并在短视频平台的评论区自动执行搜索操作。一旦找到匹配的评论,软件便会强制搜集用户的电话和微信账号等个人信息。此外,该软件还能监控并窃取竞争对手的直播销售数据,并实施行为拦截和引导。

该行为对消费者隐私和企业商业利益造成了严重侵害。开发者为追求利益,忽略了法律和道德规范,导致网络隐私缺乏保护,同时扰乱了企业间的公平竞争秩序。

绿信科技爬虫窃取

绿信科技的技术团队公开指出,其软件通过爬虫技术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爬虫技术本应用于合法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却在此情境下演变为侵犯隐私的手段。一些企业借助技术漏洞,规避网站安全措施,大范围搜集个人信息,并将这些数据转售给有购买需求的商家。

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包括联系方式和消费喜好等,常被用作盈利工具。此类行为类似于网络盗贼,在消费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暗中窃取其隐私,对个人数据及财产安全构成重大隐患。

企腾网络多方偷窃

企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声称拥有20亿条精确的用户画像数据。其研发的“火眼云”获客工具已被众多中小企业采购,包括土巴兔、拜博口腔、美莱医美等。此软件不仅涉嫌窃取对手数据,还非法搜集了企业公众号粉丝及微信群成员的手机信息。此外,甚至阅读并分享公众号文章的用户信息也可能被其非法获取。

多家企业及消费者个人信息遭受非法披露。企业客户资料遭非法窃取,消费者遭受骚扰及诈骗风险。部分商家为业务拓展不惜采用非法软件,导致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的困境。

三网通信数据滥用

消息人士指出,部分公司正通过网络非法收集信息,并借助手机三网通信的大数据优势来吸引客户。根据一家公司的宣传资料,该公司将个人用户划分为九个不同类别,并掌握了3800个个人标签。该公司的影响范围广泛,覆盖超过两亿个网站和六万个互联网品牌,每天处理的数据量达到数百亿条。

众多消费者个人信息被大量数据所包含。在电信通信领域,这些大数据亟需得到严密的安全保护。然而,部分非法企业未获授权便擅自获取并滥用这些数据,将其用于非法的商业活动。启科科技便是此类企业的代表,该公司通过“精准通客户管理平台”与电信运营商的后台数据接口相连,对大量用户信息进行明码标价,并对外进行销售。

隐私安全亟待保护

大数据技术在吸引客户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不足对消费者隐私和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构成了重大风险。央视在3·15晚会中揭示了这一现象,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监管部门应增强执法强度,坚决打击隐私侵犯行为,并着手整顿市场秩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消费者隐私予以充分尊重和保护,坚决避免因追求眼前利益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数据主导的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显得尤为关键。我们亟需携手合作,保障个人数据的安全。鉴于当前隐私侵犯现象的猖獗,有哪些更为高效的方法可以实施,以防御用户隐私遭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