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聚焦:揭秘OTA平台大数据杀熟现象,何时能真正停止?
投诉曝光
近期,消费者发现在线旅游平台存在明显价格差异。以携程和同程为例,同一航班同一舱位在不同设备上的价格差距可超百元;去哪儿网站在查询机票价格时,价格呈现逐步上升趋势;飞猪平台上,黄金会员的机票价格甚至低于铂金会员。消费者认为,这显然是大数据“杀熟”现象,属于价格歧视。
平台回应
携程、同程旅游、去哪儿等旅游平台对于消费者关于价格问题的投诉进行了回复,表明价格波动源于供需关系的实时变化。客服人员指出,票价的高低受分销渠道、库存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他们否认存在不同价格的现象,并坚称价格调整符合市场规则和行业标准。
机制揭秘
某知名企业的软件工程师披露了该平台运营的细节。该平台通过建立用户画像和监测用户行为轨迹,识别出对价格变化不敏感的用户群体。用户的购买记录、设备类型、搜索频次等数据均被纳入定价决策的考量范围,显示出平台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实施个性化的定价方案。
成本与对策
消费者虽对某些方面表达不满,然而从客观角度分析,在线旅游公司在处理交通票务时面临的经济负担确实较大。这涵盖了人力成本、网络带宽费用以及计算能力等多元开销。据行业专家研究,出现亏损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为了缓解成本压力,企业可能会采取价格波动和信息不透明等策略,通过合理调整价格,以期减轻运营上的负担。
行业影响
周海涛,北京闻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提出,所有掌握用户画像与消费数据的平台,均存在实施大数据“杀熟”行为的可能性。若此类行为持续,平台将失去消费者信任,降低用户忠诚度,可能引发舆论争议,同时扰乱市场秩序,对行业健康发展构成影响。
解决之道
专家指出,针对在线旅游平台存在的“大数据杀熟”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首先,应当加强法律监管,制定清晰的处罚规定,并加大监管部门的裁决和惩处力度。其次,平台本身应提高自律标准,建立监督机制,保障价格信息的公开性。此外,增强消费者和商家的维权意识同样十分关键。目前,算法管理正逐步走向标准化,不断优化协同监管体系,这对于实现各利益相关方的平衡至关重要。
各位读者,在您通过在线旅游平台预订机票时,是否遇到过价格差异的情况?我们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个人经历,同时欢迎您对本文给予点赞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