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苏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曝光:网购大数据杀熟成焦点
典型案例发布
近期,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联合公布了2024年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此举是为了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使命,致力于优化消费环境,大幅度提升消费者信心,充分调动消费潜力,共同构建优质的消费生态系统。
消费案件数据
2024年,江苏法院受理的消费争议案件超3.4万起,同比下降约12%。同期,某些区域在消费争议调解和撤诉率上有所增长,有效解决了众多问题,成效明显。这一现象表明,消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
调解成果显著
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导下,全省司法系统内,众多调解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它们有效处理了超过4.1万件消费纠纷。这一成绩显著体现了人民调解在处理消费矛盾中的关键作用,为维护消费市场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投诉量有下降
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消费者协会实施“先行和解激励机制”,显著减少了消费纠纷的投诉量。2024年,共处理了超过21万件消费维权相关投诉,较去年同期间下降了10.77%。这一下降幅度反映出消费市场秩序的持续优化。
典型案例聚焦
本次发布的九起案例涵盖了多个消费领域。其中包括一起商家未向消费者明示电动车改装事宜,造成欺诈,最终被判赔偿消费者2万元;另有一例,店铺通过虚假宣传紫砂壶侵犯了消费者权益,经调解后,商家同意退货退款并进行了整改措施;此外,还有商家在收取消费者预付款后突然歇业,法院判决其退还预付款并给予消费者相应赔偿。这些案例为消费者在维权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大数据杀熟处理
在大数据杀熟事件中,朱女士在电商平台购物时遭遇了价格不公现象。调查发现,该商家对老用户实施了较高价格策略。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商家已退还了超出的费用,并承诺进行整改措施。工作人员提示消费者,应重视个人隐私保护,降低对算法的依赖,并尽快保存相关证据,以便有效应对类似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数据歧视的购物困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亲身经历。此外,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及分享至你的社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