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大数据产业园:勇担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力军使命

aixo 2024-06-03 12:11:55
算力 2024-06-03 12:11:55

□记者 韩宝贵 见习记者 殷俊杰

初夏时节,盐阜大地处处“新”意勃发。工厂车间,数字化改造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发中心,数字技术作为底层逻辑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助力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实现突破……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就是生产力。作为全省唯一部省市合作共建园区,因“数”而生的盐城市大数据产业园当仁不让,勇担全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力军使命,立足数字产业基础,放大数据乘数效应,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集群化、协同化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源源不竭的动能。

瞄准前沿赛道 澎湃发展动能

5月20日清晨,爱斯特水产养殖场的螺旋式增氧装置自动运转,成群的草鱼在水中畅游,水鸟盘旋而下掠起水花——这样一幅灵动跳跃的“水上农耕图”,此时却以数字化全景呈现在40多公里外的盐城市大数据产业园内的一面电子大屏上,温度、水质、鱼类生长状况等关键指标实时掌握。

“通过搭建渔场精细化三维模型,可以做到自动投饵、增氧、给药、水污收纳等,极大提升传统水产的养殖效率。”大数据产业园管理办经发科科长姬兰香介绍,这个由菁农(江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已经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成为园区众多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站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风口”,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向高攀登”、新兴产业“向新发力”、未来产业“向前而行”。高举数字产业发展大旗,大数据产业园持续发力新兴产业,系统培育未来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不断催生经济新模式、发展新动能。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数字视听市场规模超1.15万亿元,已经成为最具增长性的新兴产业之一。前不久,由园区全新打造的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2.0项目数字梦工厂全面竣工投用,重点瞄准“短视频+”细分赛道,将为国内外5000家视听企业、300个影视基地、10万名数字视听行业从业者搭建全链条生产公共服务平台。

园区AIGC大模型创新应用中心内,一只只造型精巧、色彩炫酷的智能鼠标分外引人注目。“这款由讯飞幻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I产品,搭载一键生成文稿、实时翻译、表格制作等近20种功能,为园区及周边企业提供一站式智能办公服务。”姬兰香表示,以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为引领,中心已经汇聚腾讯连连、咪咕视频等15家行业头部企业,正加快开发训练垂直行业应用大模型,并与本地产业领域深度融合,持续赋能区域产业“数智化”转型。

集聚数据要素 激荡科创活水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去年超25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超70%,大数据产业链在全市23条产业链中增幅排名前列……数据,已经成为盐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数据规模不断扩张,算力需求也随之激增。“双碳”背景下,如何实现算力能耗更低、效率更高,是大数据产业园发展新的命题。

走进园区新型算力应用中心,宽敞明亮的机房内摆放着一排排高大的黑色机柜。从服务器的高速运转中,可以感受到数据的不断“流动”。

“相较于传统数据中心,这里资源消耗更少、能源利用更高、运维水平更强。”上海威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家并行计算中心在园区搭建了第三代神威超级计算机。公司负责人谢文才介绍,作为苏北区域最早规划建设的数据中心组团,大数据产业园的高能级设备为算力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目前,我们的产品整机峰值算力达每秒1.4亿亿次,是国内技术最先进、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之一。”

当源源不断的绿色数据注入城市发展动脉,园区落户企业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最先感受到这股澎湃动能。依托央企背景,三峡新能源积极践行“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目标,利用产业园丰富数据的资源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率先建起了一整套国内独有的海上风电运维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全年预计装机规模达900万千瓦,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

将数据资源作为核心生产要素打造,积极实施高质量培育创新主体计划,开启数据驱动创新发展新模式,园区过去一年新增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12家,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规上企业66家,创成全市首个省级数据中心产业示范基地,入选省软件名园培育库,参与建设的全省首家华东江苏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交易额累计超过16.5亿元。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的核心要素。当前,园区正紧盯“高精尖缺”人才,全力突破一批博士工作站,并联动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推行“全过程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快实现产业人才供给体系闭环。

加快数实融合 提升区域能级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数据产业园的数字引擎依旧不知疲倦地运转,忙碌一天的园区迎来自己的“休闲时光”。

穿过数梦小镇沉浸式广场,全市首块弧面3D裸眼大屏映照出流光溢彩的建筑群风貌;喝一杯咖啡或和三五好友小聚,用数字人民币进行结算……生活因“数”而精彩。

作为盐南高新区“一城五园”建设的重要一环,大数据产业园早已融入城市肌理,推动数字技术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快形成城南门户的节点形象,还通过承办一系列高规格大会和赛事,持续彰显园区活力迸发的奋进姿态,不断提升区域影响力和发展能级。

迎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东风,去年,CITC·网易创新创业大赛盐城赛区总决赛在园区成功举办。云图数字视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柯良点赞园区优渥的产业环境:“这里是人才打拼的高地,更是创新创业的舞台。云图科技盐城项目落地运营一年内,已成功组建起一支20多人的优秀团队,预计今年开票销售将超过2000万元。”

软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开源是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创新的主流模式。以基于开源鸿蒙的智能化应用为主要方向,前不久,由省工信厅、市工信局、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等相关单位指导筹办的开放原子开源大赛线下决赛也走进园区。作为全国领先的开源赛事之一,大赛吸引了国内126所院校1365支队伍线上线下参加。园区管理办还与其中6支优秀创业团队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加速园区产业升级。

发展大数据,需要大手笔。日前,市委主要领导到园区调研时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练就更多“独门绝技”“看家本领”,努力构建成果“常态化”汇聚、供需“精准化”对接、服务“体系化”布局的创新生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向“新”求变,才能竞逐未来。大数据产业园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高举未来产业发展大旗,高效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数实融合、以数强实、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助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注入强劲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