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图读懂|青少年把AI当树洞倾诉靠谱吗?专家解析心理影响与建议
倾诉新趋势
近期,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青少年将互动式人工智能视为“心理倾诉渠道”的现象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据一项调查数据,中学生中,将AI作为倾诉对象的选择偏好已超过家人。目前,面对烦恼与委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倾向于向AI寻求倾诉,而非向父母或朋友寻求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众多青少年与父母沟通时面临代际差异,与同龄人交流时亦难以畅所欲言。AI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情感宣泄途径,这一现象正逐渐转变着他们的社交及情感表达习惯。
AI受宠原因
AI相较于人类,展现出独有的优势。一方面,它展现出非凡的耐心,无论青少年持续倾诉的时间长短或频率高低,AI均能保持耐心。另一方面,AI具备严格的保密性,确保青少年的隐私不会外泄。
AI能够迅速对青少年输入的信息作出反应,提出反馈与建议。当青少年感到沮丧或难过时,AI能即时提供慰藉之词。这种迅速的互动让青少年体验到满足与被关注,这也是他们喜爱AI的显著原因之一。
家长的担忧
众多家长对此现象表达了深切忧虑。他们观察到,孩子们与人工智能互动的时间日益增加,而与亲人的交流却逐渐减少。有家长指出,孩子过去放学后还会分享校园趣事,而现在,一踏入家门便沉迷于与手机的AI对话。
家长忧虑,孩子若频繁与人工智能互动,可能加剧与人类社交的隔阂,同时亦可能削弱他们真实情感交流的技巧,使其难以精准把握和回应他人情绪,从而对儿童未来的社交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专家的看法
心理学专家指出,青少年倾向于向AI表达心声,这揭示了他们在现实社交中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在家庭与朋友无法提供理解时,他们开始寻求新的沟通途径。AI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慰藉。
专家指出,尽管AI具备一定功能,但本质上仍为程序,无法与人类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过度依赖AI进行情感倾诉,可能导致青少年在现实社交中存在的问题被忽视,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从长远来看,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学校的策略
众多学府对这一趋势予以关注,并实施了一系列对策。他们增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教师们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激励学生勇于表达内心,倾诉个人情感。
学校举办多样化的社交活动,包括社团和班级聚会,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多同龄人互动的机会。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降低他们对人工智能倾诉的依赖性。
潜在的风险
青少年使用AI替代真实社交存在多方面风险。首先,AI提供的建议可能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算法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偏颇。此外,青少年可能因采纳错误建议而采取不当行动。
青少年长时间与人工智能互动或许会削弱其社交技能。在现实社交场合,他们可能难以掌握交流的节奏与技巧,从而遭遇沟通难题。另外,对AI倾诉的过度依赖可能使青少年回避现实,不愿直面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