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声三年累亏12亿 三闯港交所能否成功破局?
人工智能行业在过去十年中实现了飞速进步,云知声作为该领域的资深成员,曾一度备受瞩目。但如今,公司正遭遇收入增长与利润提升不同步的难题。究竟是什么因素让这家历史悠久的公司面临如此挑战?接下来,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早期征战
2012年,云知声公司正式成立,其创始团队包括黄伟、梁家恩、康恒等在语音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拥有深厚背景的专家。公司成立之初,便专注于智能语音技术的研发,旨在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当时,智能语音市场尚在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主要集中于呼叫中心、智能客服等特定领域,市场规模相对有限。然而,同年,云知声凭借其技术优势成功获得了家电巨头的订单。
医疗拓展
2012年,云知声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成功研发语音电子病历系统,此举标志着公司智慧医疗战略的正式开启。该系统不仅为企业用户提供服务,还延伸至消费市场和医疗行业。截至2018年,公司进一步推出了边缘对话式人工智能芯片系列,实现了“云端芯”业务的全面融合。2022年,医疗业务收入达到1.1亿元;2023年,这一数字上升至1.5亿元;到了2024年,收入进一步增至2.0亿元。这一收入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市场地位
根据2024年的财务资料,云知声在生活类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中的排名为第三,市场份额为5.8%。而在医疗服务与治疗AI领域,其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2.3%。但与行业领先企业科大讯飞相比,差距明显。以科大讯飞旗下的讯飞医疗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24年全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34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相较于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2.0%。
亏损困境
2024年,云知声的营收突破九亿,然而亏损却攀升至四亿五千万,呈现收入上升但利润未同步增长的情况。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长期的高额研发支出,以及大模型商业化进程的缓慢。至2023年末,大模型相关收入仅约1670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约为2.3%。另外,由于房地产市场走势趋缓,主要客户世茂集团的回款时间延长,这给公司的资金周转带来了一定压力。
客户与占比
公司主要客户群涵盖物联网及医疗服务行业,既包括AI解决方案的直接用户,也涵盖系统整合服务提供商。2022年,前五大客户对收入的贡献率为30.8%,至2024年,该比例降至26.7%。尽管比例有所下降,但这一变动与房地产市场下滑引发的资金回收压力密切相关。在第三次上市尝试中,公司在其招股说明书中特别强调了应收账款管理的加强。但截至目前,资本市场对此的反应仍不清晰。
未来考量
财务分析专家指出,AI领域的企业需重新审视技术投入与市场推广的协调。云知声,作为业内经验丰富的企业,过去曾取得显著成就,但目前正遭遇挑战。为克服收入增长而利润未同步上升的难题,该公司必须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并在商业应用与技术研发方面寻求最佳的同步策略。
业界普遍关注云知声能否持续努力,应对当前挑战,力争重返AI市场竞争的领先地位。我们期待读者在评论区分享观点,并欢迎对本文进行点赞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