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北京中考作文题出炉,AI 考生来写漫游北京与盘中餐
6月24日,2024年北京中考正式拉开序幕开考,10.95万名考生走进226个考点参加考试。上午10:30语文学科考试正式结束,备受关注的作文题也正式亮相。
今年的语文作文题目考“漫游北京写游记 ”和“ 盘中餐 ”,二选一。我们“邀请”讯飞星火、文心一言、豆包、通义千问、KIMI以及GPT4o等6位AI考生来写一写。
原题如下:
作文(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1)故宫、人民英雄纪念碑、香山、居庸关、卢沟桥、漕运码头……坐落在北京中轴线或文化带上,成为北京的文化标志。胡同古镇、奥运场馆、美丽新农村……同样富有文化内涵。漫游北京,寻古访今,可以丰富见闻,开阔视野,感受真善美。请选择你熟悉的地方,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本试卷第一大题涉及的文化场所不在写作范围内)
(2)一日三餐,往复循环,“盘中餐”熟悉又陌生。盘中可盛一饭一蔬,让我们体会家庭的温暖,理解稼穑的艰辛,回味故土的风情,感受文化的厚重。请以“盘中餐”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
AI考生谁最强
我们决定给AI考生增加难度,让没有吃过米饭,也没有体验过家庭温暖的它们以“盘中餐”为主题进行写作,并邀请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评委、中学语文教研专家吕政嘉老师,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库成员、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李来明老师进行“背靠背”评分,并作点评。
考生1:讯飞星火
评分:34
从主题上看,本文以一日三餐为线索,巧妙表达了家的味道、故乡的风土人情和丰富文化的底蕴,突出了“盘中餐”作为家庭和文化联系的象征,体现了食物背后所承载的情感与文化价值。
从内容上看,通过早餐的准备、午餐的劳作成果、晚餐的家庭交流,以及节日食品的文化传承,读者能感受到非凡的情感和文化深度。
从构思上看,文章由表及里,逐步深入,既有生活的细节描述,也有对食物文化意义的深层次探讨,结构清晰,使得文章内容丰满,层次分明。
从语言表达上看,语言优美,既生动形象又充满诗意,能够精准地捕捉并表达出食物与情感、文化之间的关系,让人体会到作者对于家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考生2:文心一言
评分:33
专家点评:本文从文化、家、健康、珍惜等角度入手写盘中餐的意义,主题集中;文章多处使用了对称句、长短句,句式较为灵活,文章显得较有文采;在表达上有重复表达的现象,显得文章啰嗦不够简练。
考生3:豆包
评分:31
专家点评:本文以李绅的《悯农》诗引入,拉近了读者和文章的距离,亲切自然;回忆小时候的饭菜,平淡中见温馨;重点描述的是在田间地头的见闻感受,然后落在乡思上,不落俗套。文章最后“珍惜”“感恩”的论述和前文关联较弱。
考生4:通义千问
评分:32
专家点评:本文开篇点题,道出“盘中餐”的本义和不平凡的意义,中心明确;接着从早餐、午餐、晚餐入手,写出“盘中餐”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外化意义,条理清晰;并引用李绅《悯农》中的诗句,表达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感恩,拉近了读者和文章的距离,亲切自然;结尾总结“盘中餐”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启示,使文章饱含深意,意蕴深刻。但缺少与自身相关的事例,使内容稍显空洞。
考生5:KIMI
评分:30
专家点评:本文围绕盘中餐承载着家庭的温馨、稼穑的艰辛、故土的风情、文化的厚重这几个方面展开阐述文章观点。结构完整,小标题形式,层次清晰明了。语言上长短句结合,遣词造句增加了作文的文学色彩。但文章内容单薄,几个方面平均用力,详略不当。
考生6:GPT4o
评分:33
专家点评:本文从家庭、稼穑、故土、文化几个方面展开,内容较为详实,主题较为突出;开篇以《朱子家训》上的名言引入,开门见山,且有一定的文化色彩;详略及文学性表达有欠缺。
AI 不只是答题
AI写作文、AI答题、AI参加中高考……每年中高考季,AI总是以这些关键词破圈刷屏,但AI+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搜题、答题,正如在高考当天的一档直播节目中主持人所说,“我们要承认AI写作的优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AI写作的目的和意义。AI写作并不是为了取代人类的写作,而是为了辅助人类的写作。”以讯飞星火为例,在多轮测试中,不仅可以写作文,还可以设定为资深语文老师的身份,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主思考,在写作完成后对作文评分,并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和创新性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分析。
当前,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多个大模型你追我赶快速迭代,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为老师提供AI教学助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进行过程性学情数据采集和快速处理,为老师精准教学提供学情数据支持。同时利用通用大模型,可以用对话式、生成式交互,为老师提供教学设计、生成教学课件。
为学生提供AI学习伙伴。通用大模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作文辅导、批改作文,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英语情境对话,一对一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口语水平。随着大模型能力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大模型也可以实现不同学科的答疑辅学。